第578章 左勾拳(2 / 2)

在大家的潜意识里,盐的作用,大体上跟铜钱、布帛是一样的。

属于一种流通的商品,精明一些的聪明人,也顶多以为,不过是个交易的等价物罢了。

认知的不足,见识的不足,就让刘彻拉开了与他的朝臣们的距离。

在这些人一门心思的在琢磨田税、人头税,聪明一些的人,则最多考虑杀商人这头肥猪过年的时候,刘彻已经在开始准备,将盐作为一种战略物资以及基本等价物,掌握在自己手里了。

当然了,在现在这个时代,还有一种物资,地位与盐,相差无几。

那就是铁!

现在的汉室,农业发展,需要铁,军事装备,也需要铁,民生工程更离不开铁的供应。

作为一种在战国时期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全新金属。

铁,现在刚刚战胜了它的宿敌青铜,坐上天下第一金属的宝座。

但离它的全盛时期,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。

普及度,更是远远不够。

现在,就连汉军之中,也起码还有一半的郡兵,依然在使用那些秦代的老古董。

全铁器化的目标,任重道远。

但,铁的普及和全面进入人民的日常生活的条件已经具备。

它的成本、冶炼技术和铸造技术,都已经达标,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应用。

特别是,随着高炉炼铁技术的出现,用高耗能和高污染做代价,汉室,已经具备了将生铁白菜价的能力。

既然如此,那还等什么?

熟读史书的刘彻知道,在春秋时期,战国初年,中原各国的货币,是以青铜为载体的。

换句话说,在现在和未来的一段时间内,铁,同样也可以承担一部分货币的作用。

而盐铁相结合,在目前来说,跟黄金差不多。

是硬的不能再硬的硬通货!

有着这个底气,刘彻才敢做出大范围迁徙江都国居民的决定。

不然的话,以统治者的尿性,哪怕明知道会发生那样的灾难,但你要是让他自己出血甚至要来一次半身不遂,恐怕,他会犹豫,甚至会装鸵鸟。

刘彻站起身来,居高临下,看着刘舍,张口轻轻吐出两个字:“盐铁!”

刘彻拍怕手掌,早已经得到了吩咐的王道,捧着一张诏书,站到前台,开始宣读:“朕闻之,仁不异远,义不辞难,今天下虽丰登,山林池泽之饶,与民共之。然,风暴将袭江都,黎庶流离失所,朕甚闵之。且江都之地,火耕刀耨,生民不易,今迁之,朕惧其饥寒不活,乃命少府,行盐五十万石,铁一百万斤,致之雒阳,布告天下,凡有运粮至彭城者,粟米百石,可得盐十石,铁两百斤!”

这诏书一宣读。

顿时,满殿鸦雀无声,无数人心里的腹稿和预案,统统憋回肚子里。

大家虽然不了解,盐铁的威力。

但是,这盐铁的价值,却多少有所了解。

柴米油盐酱醋茶,在坐的都是重臣,接触的事情多,当然很清楚,百姓生活,是离不开盐的。

盐这东西,只要有,就不怕卖不出去。

至于,铁,就更稀罕了。

在不产铁矿的许多地方,一铁难求。

即使是铁矿产区,铁的供给也是常年不足。

同样,这东西,也不愁销路。

商人们为利而来,为利而往,只要有钱赚,哪怕打断腿,也要去!

这个事实,大家同样都很清楚。

这样一来,自然就会有无数的商人,会运着粮食,前往彭城。

再加上之前已经决定调往彭城的蜀粮和淮泗之粮,江都问题,就得到了解决。

甚至,东海问题,也不是不能谈了。

而汉室需要付出的代价,却从先前要砸锅卖铁,变成了现在的,不过是一部分蜀粮和淮泗地区的存粮,加上五十万石盐,一百万斤铁。

虽然依旧代价巨大,但是,也只是吃力而已,远不到伤筋动骨,甚至动摇国家财政的关键上。

于是,代表军方利益的列侯与将军们,纷纷松了一口气,脸上露出了笑容。

只要军费能给足,计划中的军队换装和扩充问题不受影响。

朝臣们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吧。

事不关己高高挂起。

而大臣们则将疑惑的眼神看向王道。

大家都知道,少府这个怪物,本身就是盐铁的生产者。

但是,少府的盐铁产量,在过去几十年都很有限。

好吧,或许太宗孝文皇帝时期,邓通在蜀郡干的不赖,但那也就是年产铁几十万斤,盐十几万石的规模。

邓通以后,少府的盐铁产量直接跳水腰斩了大半。

少府能拿得出这么多盐铁吗?

无数人心里打着鼓,疑惑着。

要是拿不出来,那就丢人丢大了!

更是会严重影响朝廷的信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