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0章 看过才知道(1 / 2)

民国大文豪 薪越 1281 字 6小时前

在出版行业有句至理名言,得教科书者得天下。

教科书的发行量大,获利丰厚,收入稳定,这是一家出版社的根基所在。

目前,中国的出版行业以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为龙头,也只有这两家出版社涉足教科书的出版发行。

随着民国的建立,国民教育受到极大的重视,就算是北洋政府,也在教育方面投入巨大,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兴办成风。

创办了大量的学校,就需要教科书,这是一个前景远大的市场。

当初,中华书局崛起的时候,为了争夺教科书市场,和商务印书馆斗的你死我活。

如今,两家瓜分了教科书的市场,就开始提防其他新出现的竞争对手了。

林子轩只是想用这本英语读物试水。

说起来,这种英语读物和商务印书馆的教科书发行竞争并不大。

毕竟国内中小学的教材使用的是汉语,只有一些外国教会办的学校才用英文教学。

就算是这样,商务印书馆也运用自己的影响力给其他学校施加影响,阻挠这本英语读物进入学校的课堂。

林子轩清楚商务印书馆的强大实力,上海又是商务印书馆的大本营,很难和它进行明面上的竞争,那就只有转移战场了。

我可以在其他城市进行推广,比如南京和北平。

这本英文读物的作者赛珍珠就在南京的金陵大学教书,在北平可以让新月社的那帮人活动起来,这些人大多在各大学校教书,向学校推荐一本英文读物并不困难。

小弟嘛,不用白不用。

这时候就能看出林子轩文人这个身份的好处了。

在学校教书的大多都是文人和学者,以他的声望号召一下,就算那些人稍微说上两句好话,也能起到不小的作用。

当然,商务印书馆对这些文人也具有影响力,他们想要出书就要找出版社。

比如文学研究会的成员,编辑的《小说月报》正是商务印书馆旗下的刊物,商务印书馆旗下还有诸如《东方杂志》这类影响力较大的期刊。

所以说,这是一个长期竞争的过程。

商务印书馆的出手让林子轩很恼火,他决定全力进军教科书市场,既然已经撕破脸面了,那就没必要遮遮掩掩了。

万象书局想要发展,这一步必须要走。

新生力量只有打破旧有势力的垄断,才能获得生存的权利。

不过这不是他的一时冲动,而是找到了合作伙伴,这个人就是世界书局的经理沈知放。

沈知放生于1882年,浙江绍兴人,祖上是藏书世家。

然而,到了他父亲这一代,已是家道衰落,仅有薄田数亩,靠摆书摊为生。

沈知放年少时,就被父亲送到绍兴奎照楼书坊当学徒,1899年进上海广益书局,1900年入商务印书馆。

当时,商务印书馆的老板非常赏识沈知放,曾经说过“此人才气宏阔,一旦让其离去,日后必将成为商务之患”。

1913年,沈知放离开商务印书馆,进入中华书局任副经理,从而奠定了中华书局与商务印书馆分庭抗礼的出版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