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章 举贤任能(1 / 2)

汉魏文魁 赤军 1680 字 5小时前

是勋说要给曹德推荐人才,提了一个是仪,提了一个王修,然后才刚提了半个太史慈,突然间就哑了火。曹德不禁就问啦:“太史子义之名,我亦有所耳闻。宏辅住口不言,莫非此人不易招致么?”

是勋心说招不招在你,来不来在人家,这我可打不了保票。要是按照slg游戏的惯常设定,只要“相性”别差太多,只要你派个合适的人去招,对方肯定上门,但在现实社会当中,那问题可就复杂多了。在他印象里,王修最后是跟了曹操的,但那要等官渡大战以后,这会儿论起招牌来,明显袁绍比曹操亮,袁谭也比曹德亮,曹德后下手是肯定遭殃啊,先下手能不能为强,也还在未知之数。

是仪和太史慈在原本的历史上都跟了孙家,那就有一半儿出于无奈——你都已经跑江东呆着去了,不跟孙家还能跟谁?可是如今凭空多出了自己这只小蝴蝶,更因为这只小蝴蝶,使得曹德保住了小命,还一步登天当上济阴太守,要是趁这二位南渡长江前就先给拦下,那就有罗致麾下的希望。当然啦,希望归希望,成功的几率谁也算不出来。

可是为什么是勋提到太史慈,才说了一半儿就突然打住呢?他随即就给曹德亮明了答案:“子义文武并兼,非百里才也,可为大将。召来济阴,恐有所屈……”王修和是仪过来,你把他们当属吏,当宾客,或者放出去做个县令、县丞啥的,那都不算屈才,可是太史慈不同啊,人家将来有希望做江东有名的上将,跑你这么个小小的济阴郡来窝着,那不是大材小用吗?

“原来如此,”曹德听了这话,倒是也不生气,反而腆着张脸凑过来说,“我即刻派人去延请这三位。太史子义终究是白身,来我这儿当个属吏、县尉啥的,也只是第一步而已,他的能耐要真有宏辅你说的那么强,难道我就不会把他推荐给我哥吗?人才从来不嫌多,我这儿是缺人,我哥那儿也不是说就已经人满为患,挤不进去个太史子义了呀。”

好吧好吧,随便你。是勋想了一想,干脆又把卢洪推荐给了曹德,说程立是只鹏鸟,当县令委屈了点儿,卢洪也是只大雁,当上计吏更委屈。曹德顺手就取了笔墨来,把这几个人名儿全给记下了。

是勋在定陶盘桓了三天,然后暂别曹德,返回鄄城。他先进城见了曹操——曹操才刚打败了侵扰陈留郡的袁术军,征尘未洗,就先扯着是勋,大大地夸奖了他一番。曹操说让宏辅你做个假佐确实太屈才了,你就暂且先当一段成阳令吧——关于举孝廉的事情儿,你先别着急,我今年已经举了自家兄弟曹德了,等明年再让曹德把你给举上去,那就皆大欢喜。

汉代举孝廉是做官的正途,就跟后世考进士差不太多。按照原本的规矩,得要各郡国的守、相每年从自己辖区内挑选“孝顺亲长,廉能正直”的士人各一位,刺史是没有这个资格的。也就是说,是勋只有去求北海相孔融来举自己,而曹德得去央告老家豫州沛国的国相。可是到了最近这些年,一方面各地士庶的流动量都很大,守、相往往无人可举,而真正的人才又距离自己老家十万八千里,另方面随着刺史的权柄扩大,从监察官员跃升为地方军政首长,所以经常就有刺史举孝廉的事儿发生,也经常有守、相推举原籍不是自己辖区内的人士。所以曹操可以推举兄弟曹德,但曹德要是在自己都不是孝廉出身的情况下推荐是勋,多少有点儿不好听,恐怕有碍清议,所以曹操要是勋再等上一年。

照道理,孝廉不是说举就举了的,还得派公家马车把人送到京城里去核查,等待朝廷正式批复。可是到了这年月,朝廷又算神马东西了?关东诸侯当中,胆子小点儿的比方说陶谦,就还时不时地派人往长安送点儿贡品,假模假式地表示服从中央领导;胆子肥点儿的比方说袁绍,压根儿就不承认汉献帝(当然啦,献帝是死后才给上的谥号)是正统,说那是董卓擅立的伪帝。袁绍就曾经还想拥戴幽州牧刘虞当他控制下的“真皇帝”来着,可惜反对的人太多,刘虞本人也不乐意,这才无疾而终。

所以说,曹操推举自家兄弟为孝廉,只要装模作样写道荐表,然后往自家档案库里一塞,那就算齐活。等明年曹德推举是勋为孝廉,也可以照方抓药,只要济阴郡的档案库里有相关文件,手续齐全就行,至于长安的朝廷知不知道这情况,那又关我屁事儿了?

是勋倒是不着急,终究他表面上的年龄才刚二十一岁。汉顺帝时代曾经规定,士人得年满四十岁才能举孝廉,当然这规定压根儿就没人理,比方说曹操就是二十岁举的孝廉。但是自己终究出身不高,不能跟曹操这种三公的衙内相比,能在三十岁以前挂上个孝廉的正途,那就已经心满意足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