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章(2 / 2)

农家腊酒 清风入弦 3038 字 7小时前

如今顾柔除了吃,就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事情,天天对着自己肚皮说话,有时候讲个故事,有时候哼个歌儿,实在没啥好说的了,还给背个九九乘法表。

转眼间,腊八就快到了,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,两人虽然手里头拮据,可也不准备随便糊弄过去。再说他们也有不少五谷杂粮,高粱,玉米,小米,大米,栗子啥的都有,再买点红豆花生啥的,就能煮一锅腊八粥了。

宋奶奶爱吃蒜,她每年雷打不动的就是做一罐子腊八蒜。选那紫皮的蒜,剥掉外皮,浸到米醋里去,封严实了,藏柜子里。等除夕的时候就能拿出来吃了。

宋奶奶说:“你们啊,到时候吃了就知道,那腊八蒜看起来样子怪,可好吃着呢。”

腊月初七那天,薛遥去外边买了花生,红豆,芸豆啥的,回来就开火。

把那些耐煮的先放进去,等晚些再放其他的,满满的倒一瓢水,也不吝啬放糖,就在灶头上炖一晚上,等第二天早上起来就能吃到香软的腊八粥了。

第二天早上,顾柔是被饿醒的,那粥的香气都弥漫到屋里来了,还带着丝丝的甜味。别说她肚子的孩子要吃,就是她也被馋的直舔嘴唇。

顾柔自顾自的下床,直奔灶房,掀开盖子一看,氤氲的水汽下,那粥被煮的透透的,五颜六色的杂粮堆在一块儿,个个吸饱了水,引诱人来吃。

宋奶奶早早的起来了,正往灶房里堆柴火。她看顾柔直盯着锅里瞧呢,就笑:“可是饿了?这粥煮的透透的,可香呢!去把小遥叫起来,咱吃早饭了。”

顾柔进房里,把薛遥拖起来吃饭,宋奶奶则自顾自的从灶房里盛了一碗粥,放平时放粮食的粮仓上,再拜一拜。然后又盛一碗,在院子里的树上抹一些粥啥的,不知是在拜谁。

等拜完了,宋奶奶像是了却一桩大事一样,招呼两人一起吃腊八粥。薛遥洗了脸,给两人都舀了粥,大家围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喝粥。

过了腊八,年味儿就浓了。北方村里人都习惯准备杀猪菜,宋奶奶虽然是城里的,也一大早的自个儿出去买了条猪后腿搬回来。把薛遥顾柔两人看的目瞪口呆。

薛遥想着要赶个集,过年要准备的东西可不少,啥灶糖,对联,年画,香烛,灯笼啥的。现在他们住城里,这些东西都容易买,出门走几步就到。

吃饭得时候,薛遥说起这事儿。宋奶奶给顾柔夹了块肉,说:“我就不去凑热闹了,人老了就爱清净,小遥你自个儿去吧,要买的东西别忘了。”

顾柔也想去,可她知道宋奶奶肯定不肯,就趁着晚上只有他俩的时候,跟薛遥说。

薛遥不肯:“那边人那么多,万一撞到了咋办?不行不行。”

顾柔说:“我都好几个月没出门了,我也没那么精贵,哪有那么容易碰到。再说了,我以前在老家那会儿,人家八个月的肚子都下地干活儿呢,我赶个集咋了?”

顾柔又把宋奶奶搬出来:“再说,孕妇多走走也是好的,我这样一天到晚在屋里呆着,不闷么?宋奶奶说,多走动走动,以后好生。”

薛遥将信将疑:“宋奶奶真这么说?”

顾柔拼命点头。

薛遥下炕穿鞋:“我去问问宋奶奶。”顾柔没想到薛遥这么不好说话,只好抓住他胳膊撒娇。

薛遥说:“我就知道,不过说正经的,我还是去问问宋奶奶,若是她说可行,我就带你去,若是不行啊,你还是在家好好待着啊。”

一会儿薛遥回来了:“宋奶奶说了,说捡一个天好的日子,你跟我一起去!”

顾柔本来早已放弃挣扎,如今喜出望外:“真的?我真可以去了?

薛遥点点头说:“真去,到时候紧跟着我,知道不?别乱跑!”

这天一大早,顾柔早早的起来了,还把薛遥拖起来洗脸:“还睡!早点去赶集啦。”

薛遥睡的模模糊糊的,赖床上不肯起:“再睡会儿吧,人家摆摊的还没出来呢。”翻个身又要睡。

自从入了冬,薛遥起的一天比一天晚,要不是还惦记着给媳妇儿做饭,他能睡到太阳晒屁股。不过人都忙了一整年了,还不兴好好休整?

好容易才被顾柔拖起来,两人吸溜着热乎乎的粥,配着饼子酸菜啥的,算是一顿不错的早饭了。薛遥找出个背篓背身上,拉着顾柔,再叮嘱了一遍:“别乱跑啊,记得拉着我。”顾柔拼命点头,催促着薛遥快走。

城里的集市开在城北,俩人还没到,就听见了鼎沸的人声,有叫卖的,讨价还价的,还有孩子哭闹的。

顾柔拉着薛遥就往那儿跑:“还说人家摆摊的没出来呢,你看多热闹。”

这城北的集市老大了,足足占了两条街,街旁边全是各式各样的摊头。有卖糖的,卖炮仗的,卖布的,卖首饰的,卖胭脂的。

街上大多是携家带口出来赶集的,年轻的爹给孩子买个面人,让玩着,再跟媳妇儿商量着采购过年要用的东西,背篓都塞的满满的。

也有不少人家拿着自己产的粮食,还有自己做的手艺活出来卖,就拿块布往地上一铺,东西放上边,都是新鲜又实诚的,价格也便宜。

薛遥怕顾柔饿着,先给买了个烧饼让她拿在手上吃,然后一个一个摊头逛过来。

糖和炮仗是必买的。他们去看灶糖,芝麻多的吃起来才香,等二十三的时候祭灶,要糊住灶王爷的嘴巴,才好让他甜甜嘴,多在玉帝面前说好话。

两人选了家芝麻多的,薛遥一下子就买了两斤,他想着顾柔爱吃甜的,平时让她含着也好。

有人在路边卖对联年画,顾柔他们选了个好看的年画,上面是个胖娃娃抱着鲤鱼,又选了个喜庆的对联,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也好听。最后让人当场写了个大大的福字,准备大年三十那天贴大门上。

还有炮仗,薛遥买了四个大地红,回头对顾柔说:“咱除夕守岁的时候放一个,大年初一一早,初五迎财神,十五元宵各放一个。”

大红的灯笼买了两个,到时候门口一边挂一个,整夜都不能熄。

两人还买了瓜子,花生,冻梨啥的,冻柿子也好吃,顾柔不能吃就没给买。薛遥还看中了一头羊,说让人宰了带回去吃。顾柔一问价钱,立马把薛遥拉走了。

他们拐到了冯绍的布店,薛遥给冯掌柜介绍了顾柔,说要买几块红布,回家做新衣裳用:“过年的时候得穿新衣裳,这不,我媳妇儿手艺好,想给她做件大红的衣裳,喜庆。”

冯绍这几日亲自在铺子招呼客人,听了薛遥这么说,挥手让活计拿了好几种红布出来。

“这种布啊,最最结实,也便宜,你摸摸,厚不?还有这种,上头是万字纹,样子也新颖,不过呢价钱就贵了点儿。还有这种,最软和,我看弟妹肚子那么大,是要生了?这种布给孩子穿也是省得的。”

两人手头也不宽裕,最后就选了第一种的大红色料子。冯掌柜爽快的把零头给他们抹了,让活计把布包起来,还说:“宋奶奶要是知道你们给她做新衣裳,不知该怎么高兴呢。我去拜年的时候,她肯定跟我炫耀!”

鱼是必买的,年年有余嘛。集市上有人卖活鱼,就在缸里,看中那条就给捞起来。薛遥他们选了好几条肥的,拎着回家。

两人整整逛了一天,要不是顾柔肚子饿,怕是要等到天擦黑,两人才回来。

宋奶奶嘴上还埋怨薛遥呢:“阿柔肚子里那个禁不得饿,你连个干粮也不带,就空着手出去了。阿柔来,我做了疙瘩汤,你快趁热吃了。”

顾柔边喝汤边为薛遥开脱:“我还啃了个烧饼呢,宋奶奶,我不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