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章(1 / 2)

新中华1903 小柯 3949 字 20天前

詹天佑说:“据在下所知,当今南方各省,都有一些商股筹办的铁路,不知为何京张不可以由商人筹股?”

袁世凯说:“这方面你就是外行了。修铁路你行,论天下大势还是我行。我告诉你,从北京到张家口的这条铁路,可是一条比关内外铁路还重要的一条要道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往张家口的这条路可非同一般,它是北京通往北方与西北的交通枢纽,如果让这些商人修筑的话,那么多银子从哪里来,还不是采取暗渡陈仓的方法,表面上由那些商人出面,实际是借外国资本,到头来还是受制于民间甚至外国啊。为此,我提出了‘官办’的设想。”

詹天佑说:“大人高屋建瓴,所言甚是。”

袁世凯说:“从北京往张家口有四百余里(200公里),都是崇山峻岭,地势险要之处,我请金达初步考察过,他也认为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程。原来曾设想让金达当总工程师,这样你的压力就没有那么大,但是俄国人说什么长城以北是其势力范围,反对我们用英国人作工程师。金达这个人呢,你与他也共事多年,在修铁路方面还是比较可信的。”

詹天佑一听,原来自己在袁世凯心中的地位并不如金达,不过这也可以理解,在北方的几条重要铁路都是由金达任总工程师的,金达也确是有敬业精神,与一般混外快的外国工程师不同,他是一个务实的技术专家,詹天佑之所以能在他手下工作十多年,也是因为詹天佑对他亦师亦友,是真心敬重的。当然,袁世凯说的也是实话,詹天佑当然能够理解。

詹天佑没有讲话。

袁世凯继续说:“这样也好,我们不用外国资本,不用外国工程师,一个都不用,全用华员,修一条最难的铁路给洋人看看,显示一下我们大清国的实力,你有没有信心?”

詹天佑说:“天佑自幼受朝廷恩典,以官学生身份出洋肄业,从美国耶鲁大书院学的就是铁路专业,从事路工以来,长期关注路工之事,深感国家铁路建设之重要,浸淫此业几近二十年,未尝不是一日希望用自己绵薄之力为国家贡献,大人多年来对天佑多有厚爱,几次承蒙奖掖,天佑虽肝脑涂地,难以为报,于朝廷,于大人,天佑都将竭尽全力,不辱使命。”

袁世凯说:“好!我等的就是你这句话!至于需要之人才或费用,你尽可以大胆提出,不为别的,我就是想争一口气。为大清国争一口气。”

听了袁世凯的话,詹天佑说道:“政治之事,天佑不敏,但深知铁路交通实为富民强国之要途,故当年天佑在美国留学时,选学了铁路一艺,多年来,天佑也是身体力行,潜心铁路修筑之事,虽说受制于金达,其实我也向他学了不少东西,比如铁路线的管理与营运,很多我就是从事路工之后学到的,因为当初学校主要讲专业技能,对于一些实际的东西并不教授,很多都是要在实际工作中去感悟的。”

袁世凯欣然笑道:“这就对了,国家也好,个人也好,不怕受制于人,就怕受制于人而被人所制,一个人受到压制时能理性面对,潜心学习他人优长,必是有大作为之人啊。京张一路,现在受朝野重视,中外则目,我亲任督办大臣,你把这件事办好了,就是给全国做了一个大大的示范,也向洋人证明了咱们大清国不仅财富不能为他们掠尽,就是人才也不必外借于它国,是一桩彰显国威的大事”

詹天佑说:“大人所言极是,对于国家之艰难,天佑也是日有所想,但回过头来一静思,深感临渊羡渔,不如退而结网,所以对铁路技术之钻研未尝一日停止。现在蒙你与袁大人之信任,忝为京张铁路总工程师一职,必当如履薄冰,如临深渊,谨慎从事,尽职尽责。大人用心之良苦,天佑一定谨记。”

言犹在耳,但是眼下却是困难重重,“难呐!”詹天佑望着远方,微微抬起右手,他的随员之一,也是他两个学生之一的徐士远很知趣地立刻从包里掏出一盒香烟,给詹天佑点上

“大人,有一个自称是振华机器公司老板徐天宝的人,求见大人。”一个书办打扮的随员气喘吁吁地爬上山梁,他是詹天佑的另一个学生张鸿诰

“振华机器公司?”为詹天佑点烟的徐士远下意识地翻过手里的烟盒一看,那是一包中华牌的高档烟,上面印的生产商正是振华机器公司。

詹天佑也是有些奇怪,喃喃道:“他来求见我干嘛?”

张鸿诰摇了摇头,说道:“卑职不知,但是他带来了几根铁轨!”

“铁轨?”詹天佑笑了,“到底是买卖人呐。”

在山脚下,詹天佑见到了一身西装的徐天宝

“詹大人,冒昧来访,还望赎罪。”,徐天宝微微欠身行礼,同时身后的胡之春一边指挥两个工人将钢轨抬过来,徐天宝说:“这是我们公司的产品,不知道詹大人有没有兴趣?”

“你们公司的产品?这么说这个是国货咯?”詹天佑来了兴趣。

“正是,听说这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设计、建造的,我便寻思想为国出力,铸造国产钢轨用在这条铁路上,不让洋人看咱们笑话。我这铁轨质素不比洋人的差,但是价格只有洋人的一半。”徐天宝说道

“志气可嘉~”詹天佑走到钢轨旁边,拿起一把小锤子,用力敲打了几下铁轨的几个部位。被敲击的地方发出清脆的回响。看起来似乎质量不错,不过究竟如何还要再检测一下。

詹天佑说道:“听起来似乎不错,不过,我还要把这些铁轨送去检测一下。”

“那是当然,毕竟人命关天。”徐天宝对詹天佑一丝不苟地作风很是敬佩

“詹某承负朝廷重托,不敢大意。只是不知徐老板的所学何处,为何能炼出如此好钢?”詹天佑问道

徐天宝笑答:“我本游学海外,后见朝廷劝告兴办实业,便回国筹资办工厂,当然了,我那制铁厂是不能和汉阳铁厂相提并论的,让詹大人见笑了。”

詹天佑摇了摇头,说道:“汉阳铁厂的铁轨脆而易断,徐老板你的铁轨虽然出自小厂,但也不必妄自菲薄。我用材,不记出身,只问质素!就是盛宣怀来了,我也这么说~~~~”

半个多小时之后,检测结果出来了,显示铁轨完全合格,质量与进口的英国货不相上下。

詹天佑大喜,便问这样质素的铁轨,年产多少。

“年供两千吨不成问题~”

詹天佑又说道:“不论年产多少,只要质量合格,我全要了,价格几何?”

徐天宝说道:“英国货的一半,15两即可。”

91挖掘机械

徐天宝和詹天佑正说话间,远处来了一个骑马的西方人,他身后还跟着几个身背测量器材的随从。

“嘿,詹,你好吗?”那个西方人用英语向詹天佑问好

“我很好,谢谢~”詹天佑用英语回答,同时向徐天宝低声说道:“这位是英国人金达,他在大清修了20年的铁路。”

“nicetomeetyou!mr.king。”徐天宝用英语向金达问好

金达微微一笑,对詹天佑说道:“詹,我刚才在山下看到了几根铁轨,质素很好,你买的是哪国的产品?”

詹天佑自豪地笑道:“我大清国的。”

“亲爱的詹~~”金达笑了,“我从没发现你还有如此幽默的一面。要知道,你们汉阳铁厂出产的铁轨根本不合格。”

徐天宝也自豪地用英语对金达说道:“不,这些优质铁轨是我的公司出产的。”

金达一脸的不可思议,说道:“那不可能!”

“一切皆有可能。”徐天宝笑道

詹天佑笑着问金达,“金先生,你来这里做什么?这里可没有云雀让你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