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四章杨华出院诉身世(2 / 2)

洪门盛宴 一目了然 1460 字 26天前

说着,杨华便从身上拿出那件家传之物,原来是一个小银锁,一条红绳子穿起来。仔细看时,锁的背面还刻有一行小字:杨记银具。

刘恃成问其何意,杨华介绍说,其祖辈本是手艺人,开了个银饰店,打造加工各种银制手饰。在东北时做的就是这种生意,后来到嘉义时,便不再营生。因为既无材质,更无本钱,社会动乱,人生地不熟的,便予以放弃。

后来,杨华其父与杨华叔叔便选在中常屋居住了下来。中棠屋地处偏僻,其父便采些药材进行贩卖,其叔便上山打猎,一家生活已算安稳。后来就生了杨华,一家也其乐融融。

他自己自来到海安城,也有两年未能回去看望,只是每月寄些钱回去,以便老母能够度日。

说到这里,杨华自知惭愧,一个劲地说自己不孝,未能很好地照顾老母。自己在外也未为国家,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,真是无颜见江东父老。说着说着,不由眼睛湿润,便用手擦拭了一下。

洪震天安慰起杨华来,劝其不必伤心。国家不兴,民众岂能安居乐业。此等事情,也不是其一家如此。如果杨华有心,到时将其母亲,叔父搬来海安城居住,一家团聚,也未必不可以。

杨华听此话后,更是诚惶诚恐,自己都烦扰了洪帮主,哪敢有此想法。好在母亲年纪虽大,六十来岁,可身体健康,能够做些事情,也可自食其力。

刘恃成又问了其叔叔的情况。杨华告诉他,叔叔五十多岁,身体尚好。只因婶婶去世三年,又因一直未能生育,待杨华也是百般疼爱。叔叔现一直单身,继续狩猎,生活也算勉强过去,加上杨华的孝敬,日子还是能够过去。

洪震天听了析杨华的讲述,也知这也是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,穷人的孩子早当家。虽然年纪不大,可也忧国忧民。由于受的教育和熏陶不同,思想也不狭隘,有理想抱负。

从其上次被江红雷发现禁书得知,其也不仅考虑自家的小事,也是关注国家民族大事。如果加以因势利导,可成大器。

听杨华这一席话,其思维清晰,条理清楚,洪震天觉得杨华身体彻底康复。虽然伤其头部,可也并未留下不良症状,也就放下心来。

于是,他又吩咐刘恃成,带其熟悉总馆环境,告知其注意事项,以及各种规矩。刘恃成便带其离去。临走之时,杨华还一再感激洪震天,并表示自己定会竭尽全力,效劳洪门帮,效劳洪震天。

刘恃成杨华他们刚刚离去,恃卫便送来于定邦的电报。电报上禀报,中棠屋小桥已经开建,全是本地村民,无其他人员。近日,也未见其他人员来过此地。

而黄泥塘方向还未有任何消息。

刘恃成此时回到会客厅,禀报了杨华的安置情况。洪震天点头默许。他又将电文递给刘恃成。刘恃成看了之后,说了一句:“还是开始建了。可并无其他人员露面,又是为何?”

“待桥建好之后再看。那时定会有许多动静。”洪震天也肯定地回答。桥未建好,他们不会有所行动,那样动作太大。他们或许是看建桥之时,有无什么异动而已。

刘恃成又说:“我们是否有所动作,先派人去中棠屋潜伏起来?”

“暂时不必动作,以免打草惊蛇。宫本弘一或许就是投石问路,走一步看一步。”洪震天觉得先派人潜伏还不是时候。

洪震天心里有底。宫本弘一不动,他也不动。以静制静,以动制动,针锋相对。他就不信,宫本弘一这个老狐狸能够猫多久。

刘恃在也不再言语,他也觉得洪震天说得有理,不能极早暴露意图,以便宫本弘一有所应对,改弦更张。

洪震天又问其王义虎何时回帮。

刘恃成回禀:明日清晨,王义虎便可回帮,其他集训人员最迟后天,也各自回帮。基地只有黑巾帮部分人员继续集训,那些都是为进驻中棠屋的人员。

洪震天又询问,陈子善情况如何。

刘恃成又作了禀报。